這幾天,成都的空氣又回到了“最冷的時光”起床癥候群人數也在不斷激增。為了能夠在如此寒冷的冬天按時起床,小伙伴們可謂出盡奇招,有睡覺只脫外套的,有把鬧鐘放在墻角的,有自家寶貝的哭聲設為鬧鈴的……
除了起床困難戶,還有一類人占據著我們的視野,那就是蝸殼族。冬天在室外時穿著厚厚的殼,在辦公室、家里等室內也要穿著厚厚殼的人被稱為蝸殼族,像蝸牛一樣,背著厚厚的殼。當然,室內安裝有采暖設備的小伙伴可以穿著薄衣清爽地過冬啦。在采暖這個事兒上,不少小伙伴可能冬天會選擇空調,尤其南方的小伙伴。這好不好呢?當然不是最佳選擇。究竟空調采暖有哪些不好呢?
缺陷一:空調采暖同樣易得空調病,空氣干燥、浮塵多、細菌多,久了會有悶熱頭昏的感覺。
缺陷二:空調采暖噪音大,會對夜間生活和休息造成一定影響。
缺陷三:空調采暖低溫啟動難,尤其當氣溫低于零度時,頻繁化霜,制熱效果差。
缺陷四:空調采暖時能耗費用更高,因為壓縮機在制熱情況下能耗比制冷時大幅度增加。
缺陷五:空調采暖出風口高,溫度分層,冷熱不均衡,舒適度差,容易讓人感到口干舌燥。
缺陷六:空調采暖熱得快,冷得也快。
說了這么多空調采暖的“壞話”,并不是說空調就不能采暖了,只是說綜合各種因素考慮,空調不是采暖的最佳選擇,如果家里經濟條件過的去,給家里安一套專業的采暖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。再者,空調和暖氣是一對好基友,家里有空調還可以來一套暖氣。
空調和暖氣,性格互補,一個側重冷,一個專注熱。如果有空調就可以不要暖氣,那北方同胞早就被凍的活不了了。
空調和暖氣,效果互補。取暖效果水地暖完勝空調。空調容易頭熱腳冷,室內溫度不均勻,特別是在室外溫度很低的時候,空調還可能罷工,而暖氣卻完全沒有這些方面問題。特別是家中有老人小孩的,建議有條件盡量裝暖氣,讓家人過一個舒適的暖冬。
目前暖氣系統中水暖是主流,主要得益于水地暖的舒適性,地面有效溫度高于呼吸線空氣溫度;形成獨特的微氣候條件,使所提供的熱量在人的腳部較強,頭部溫和;給人以腳暖頭涼的最佳感覺。俗話說“寒從腳起”,地暖所產生的溫度曲線符合人體生理學特點。